早春當防兒童風濕熱
一些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是在成年以后才被發現的,他們自己沒什么感覺,只是在體格檢查時發現了心臟雜音,最后被診斷為患有風濕性心臟病。如果追問病史,這些患者多數在兒童時期都得過風濕熱。
風濕熱的發作與A族溶血性鏈球菌中的某些特殊菌株有關。當人們患上了呼吸道感染,如咽喉炎、扁桃體炎時,常誘發機體的變態反應而出現本病。這些菌株的特性都是耐冷而不耐熱,在60℃的環境中半小時便會死亡,但在寒冷環境中卻可存活數周。在早春時節,氣候寒冷,空氣濕度大,鏈球菌最為活躍。因氣溫變化大,經常在室外活動的兒童容易著涼,從而發生上呼吸道感染,因此初發的風濕熱以兒童居多。而兒童風濕熱往往發生在每年的早春時節,應特別注意預防。
風濕熱發作前1~3周可有急性扁桃體炎、咽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,患者有發熱、咽痛、周身關節酸痛、乏力等表現,之后1~3周為臨床無癥狀的靜止期。靜止期過后患者再次出現發熱、咽痛、周身關節游走性疼痛。由于個別兒童發熱不明顯,而以局部關節腫痛為主,容易誤診為骨科疾病。大約1/3以上的兒童患有各種皮疹,如環形紅斑、結節性紅斑、多形紅斑及皮下結節等。有的兒童還可表現為不協調、不自主、無目的性、木偶戲狀的肌肉動作,臨床稱之為舞蹈病。在患風濕熱的過程中,兒童可有心率增快、心臟增大、心音改變,出現心臟雜音及心律失常等,提示已累及心臟,引起風濕性心臟病。風濕熱如反復發作,可形成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,如二尖瓣狹窄等,造成不可恢復的永久性損害。
風濕熱的治療原則是消除炎癥,保護心臟,控制風濕活動,防止形成慢性心臟瓣膜病。所以一旦臨床確診為風濕熱,就應及時治療,臥床休息,一直持續到風濕活動完全停止以后。
預防兒童風濕熱的關鍵在于積極預防和控制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。因此,在早春時節要搞好環境衛生,使居室空氣清新通暢,防止細菌生長;應盡可能避免與鏈球菌疾病患者或帶菌者接觸,對鏈球菌感染的咽炎患者,用青霉素治療可明顯減少風濕熱的發生。要加強體質鍛煉,提高抗病能力;注意防寒防濕,避免著涼;發生咽喉炎或扁桃體炎時,應立即治療;如能在24小時內開始治療,則可避免風濕熱發作。對于患有慢性扁桃體炎或每年有兩次以上的急性發作史者,可考慮在風濕活動停止時進行病灶切除術。
分享至
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!
?2017中國食品藥品網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89號 京ICP備17013160號-1
《中國醫藥報》社有限公司 中國食品藥品網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