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老是犯困?有可能是被中風盯上了!
天氣越來越熱,很多人進入了“犯困”狀態,常常感到困倦、乏力、頭昏欲睡。但是,如果有“三高”病史,出現打盹、乏力,還需要注意,有可能是中風的征兆。
夏天為何要“警惕”中風?
夏天大家出汗比較多,血容量就相對較低,換句話說,就是血液比較黏稠,血濃縮后,容易堵塞血管。而中風發生的原因,一個是血管,也就是血管本身的彈性,以及血管的收縮能力等出現問題,另一個則是血液本身,如血液濃度大,比較黏稠,也容易堵塞血管。
開空調也是夏季中風的原因之一,突然間從熱到冷,溫差變化太大。因為冷的時候我們血管會收縮,熱的情況下血管會舒張,這種強烈的收縮和舒張交替也是導致中風的一個因素。
中風來臨前的6個征兆
中風并不是突然“到訪”的,它來臨前可能會有這些征兆。
1.哈欠不斷
患缺血性腦血栓病者,80%發病前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。
2.血壓異常
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/120mmHg以上時,是發生腦血栓的前兆;血壓突然降至80/50mmHg以下時,是形成中風的前兆。
3.高血壓患者出現鼻出血
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信號。數次大量鼻出血,再加上眼底出血、血尿,這種人有可能會發生中風。
4.步態異常
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,并伴肢體麻木無力時,則是發生中風的前兆信號。
5.突然發生眩暈
眩暈是中風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癥狀,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,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。
此外,在疲勞、洗澡后也易發生。特別是高血壓患者,若1~2天反復出現5次以上眩暈,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。
6.突然發生劇烈頭痛
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;伴有抽搐發作;近期有頭部外傷史。伴有昏迷、嗜睡;頭痛的性質、部位、分布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。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;疼痛劇烈,可在夜間痛醒。
一旦出現了中風的預警信號,請盡早到醫院檢查治療。
中風偏愛哪些人群
一般來說腦卒中比較“偏愛”以下7類人群
1.高血壓、高血脂的人
研究表明,高血壓是導致中風發生的最大病癥,78%~80%的中風由高血壓所引起,長期高血壓會顯著增加發生致死性或非致死性中風的風險。而高血脂容易導致血液流動緩慢,造成中風。
2.吸煙的人
喜歡吸煙的人是中風的高發人群之一。經常吸煙對身體危害很大,主要影響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統如:加速動脈硬化、升高纖維蛋白原水平、促使血小板聚集等。長期被動吸煙也可增加腦卒中的發病危險。所以,想要減少腦卒中的發病率,首先要把煙戒掉。
3.脾氣暴躁的人
平時脾氣暴躁、容易激動的人群也非常容易出現中風,情緒其實和身體健康有很大的關聯,脾氣暴躁其實會導致人體內部器官的病變,還會出現很多身體內部的小問題。
4.飲酒的人
長期飲酒也是導致中風的重要因素,經常飲酒的人心血管等會出現問題,且伴有高血壓,所以,這類人的中風患病概率也會比較高。
5.糖尿病患者
糖尿病患者是中風的高危人群之一,發生動脈硬化的概率比一般人要高很多倍。如果糖尿病患者還有高血壓,那么他中風的概率又會上升,所以想要減少中風的患病風險還要注意預防糖尿病和高血壓。
6.肥胖的人
肥胖的人患缺血性中風的概率更高。近年有幾項大型研究顯示,腹部肥胖比體重指數(BMI)增高或均勻性肥胖與中風的關系更為密切。
在平時的生活中還要養成多運動的習慣,體重也要適當的控制,肥胖其實是很多身體問題的影響因素。
7.不愛運動的人
很多人認為“不運動”不是病,其實,對于顱內動脈狹窄的患者,每周進行3次以上,每次30分鐘以上的中度體育鍛煉,可以使再次發生中風的風險降低40%。
預防中風這幾件事
管住嘴
少吃“四高”食品,即高糖、高油、高脂、高鹽。這些食物易導致膽固醇等附著于血管壁上,造成動脈硬化,導致血管不暢通。
不熬夜
長期熬夜,身體內激素分泌周期出現紊亂,增加心腦血管系統的張力。
拒絕吸煙和二手煙
煙草中有害物質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和動脈粥樣硬化,以致形成血栓。
多做有氧運動
游泳、跳舞、騎自行車、瑜伽、打太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,即使是最簡單的健步走,持之以恒都會使血管的彈力增強。
保持好心情
不少心腦血管疾病都與情緒波動過大有關。想要血管健康,平和的心態必不可少。
參考資料
1.《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2016》
2.江蘇疾控《預防中風,請您做到以下幾點……》
3.騰訊新聞《怎么預防中風?醫生:遠離5個誤區,學好急救知識》
(責任編輯:姜秀平)
分享至
右鍵點擊另存二維碼!